1.在哪里可以看新闻联播?

2.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怎么上网看?

3.谁知道央视网微信公众号?

4.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发展历程

央视新闻广播频率fm_央视新闻

在老百姓和网友心中,中央电视台是很正规很严谨的机构,不仅具有大众的作用还要艰巨宣传国家政策以及民情新闻的功能,所以对于央视的节目和主持人来说,都是很正面的形象,在老百姓心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央视新闻节目,只要是央视新闻里播出的消息肯定会被大家认同,而且都很信任。央视新闻主持人经常都是正襟危坐,不苟言笑的播报新闻,不仅要对自己的形象负责,还要对播报的内容负责,压力也是相当大,所以在很多人心中央视新闻以及其节目主持人都是一本正经的,从来不会有丝毫调侃的内容,不过网友们却发现,央视新闻画风变了,变得接地气,变得更加通俗易懂,有点与民同乐的意思了,尤其是段子手朱广权和康辉的表现,引起网络热议,也是备受观众喜爱的播报方式!

央视新闻的节目主持人在所有电视台主持人中的地位也是很高的,本身能够进入央视工作就是能力的体现,可能在这里的工资不如地方台,但是这是一份荣耀,尤其是央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经常会有出访其它国家的机会,代表了国家的形象,所以央视新闻主持人不仅要业务水平过硬,还要有良好的个人形象,言行举止都要得体。长此以往就形成了老百姓心中不苟言笑的形象,不过有一位央视新闻主播偏偏剑走偏锋,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播报新闻,反而受到更多人喜爱,他就是段子手朱广权,一个被央视新闻主持人耽误的相声演员。

朱广权作为央视新闻的主持人,一直都喜欢用自己的独特方式去点评新闻,频频出现金句,被誉为段子手。这种画风和之前的央视新闻有了很大变化,不再是非常死板的播报新闻,而是让新闻更加贴近老百姓,做到了寓教于乐,既诙谐幽默,又起到了教育作用,让新闻不再枯燥乏味!

只是朱广权的段子可苦了左下角翻译的手语老师了,最近由于全国各地高温炎热,在播报新闻时,朱广权又来了灵感,于是播报新闻时吟诗一首:

高温酷暑,上蒸下煮。

男生出门,马上变成暖男,

天庭饱?暖?,地?热?方圆;

女生出门,妆容很难保全,

回头一笑百媚生,彩妆粉黛掉颜色!

朱广权自己爽了,可把手语老师难坏了。

手语老师只能望洋兴叹,手语不够,表情来凑,网友评论手语老师估计气的想打人,求此时手语老师心理阴影面积!

央视不仅有段子手朱广权,让央视新闻更接地气了,而且近日另外一位央视新闻主持人康辉也有了变化,用起了老百姓的俗语播报了新闻,又成为了网络焦点!

新闻联播相比央视其它新闻又重要了一个级别,更加严谨了,主持人的用词都是非常谨慎的,即使不是大气磅礴的用语,也要力求书面用语,新闻联播中,康辉的一个用词引来网络热议,打破了人们常规思维!

康辉:美国一百多名所谓对华强硬派人士最近污蔑中国推行?扩张主义?,?利用综合国力欺侮和恫吓他人?,声称?在美国的政治体制中,政治是常态,战争是例外,而中国恰恰相反?,这一观点荒唐得令人喷饭。

就是这个最后的?令人喷饭?引起网络热议,起初人们感觉这句话就是老百姓一句俗语,新闻联播竟然这么接地气了?后来央视新闻微博也做了解释!

央视新闻亲自出面解释?令人喷饭?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成语,可能因为成语的字面意思和本身意思太浅显易懂了,被老百姓误以为是俗语。

虽然是个误会,不过网友感觉这样的央视新闻还是很接地气,也很提士气,就算用俗语播报也未尝不可呀,让老百姓都看懂的新闻才是好新闻呀。央视新闻的风格确实需要与时俱进一些了!

在哪里可以看新闻联播?

中央新闻联播的发展史:

1978年12月,《新闻联播》主播首次面对观众,赵忠祥成为节目开播以来第一位出镜播音员。

1979年9月1日,央视每日播出的国际新闻节目《国际新闻》开播,播映合众国际社电视新闻(UPITN)提供的新闻影片、从香港收录的新闻影片与新华社提供的五分钟国际简讯。

1980年5月1日,《国际新闻》保留名称并入《新闻联播》,之后完全并入《新闻联播》。

1981年4月,全国电视新闻工作座谈会在青岛举行,会议做出两项重大规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电视台都是中央电视台的集体记者,有责任、有义务向中央电视台供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电视台必须转播《新闻联播》节目。

1982年9月1日,中共中央明确规定,重大时政的发布时间从20:00提前至19:00,重要新闻首先在《新闻联播》中发布。

年,央视在香港成立第一个驻外记者站,《新闻联播》加录台湾华视新闻的新闻影片,也和亚太广播联盟A、B、C区的国家与地区交换新闻影片。

1987年,《新闻联播》收录香港无线新闻的新闻影片。1988年3月15日起,央视各节新闻所有制作过程一律都在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彩电中心制作(至2009年10月18日),同时《新闻联播》更换片头,片头曲改为孟卫东所作的一首19秒的乐曲。

2017年1月21日,刚强和海霞搭档主持《新闻联播》,刚强也由此正式加入《新闻联播》的主播阵容。王宁正式退居二线。

2017年1月8日,是他最后一次出现在新闻联播的主播台上。2018年1月1日起,为了进一步扩大《新闻联播》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更广泛地服务于海内外电视观众,自当天起,CCTV-4(亚洲版)于每天在22:30增加重播一次《新闻联播》。2018年9月14日,《新闻联播》首次出现手语播报。

扩展资料:

1978年1月1日,当天值班编辑黄一中手写的一张“电视新闻播出串联稿”上,满是勾勾画画的箭头和圆圈,这张纸上记录的是第一期《新闻联播》的主要内容:共5条新闻,加上配乐和切换时间,全长20分钟,头条是《邓副主席出席国务院办公室招待会,同外国专家欢庆新年》。

开播后,由于当时电视台没有录像机,新闻画面用**胶片拍摄下来送到直播间,一边播放带子,一边同步配音解说,播音员本人并不出现在节目画面上,“只闻其声,不见其人”。

《新闻联播》首任男主播赵忠祥记得,这样的情况持续了两年,直到1979年底,他的面孔才第一次出现在《新闻联播》上。“第一次上镜,屏幕上只有我一个人,后来不久改成一男一女两人播报新闻。”双人搭档主播的形式一直沿用至今。

“当时我们要具备极强的文字辨别能力,(新闻稿)都是手写的,上面可能有20个编辑的字迹”,赵忠祥说,节目直播中有时还会插进临时来稿,重要信息容不得半点差错。

赵忠祥回忆,1979年他跟随国家***去美国访问,看到美国的新闻播音都使用了“提示器”,就是摆在镜头和播音员之间的一块屏幕。赵忠祥回国后立刻向台里打报告,引进了这种实用设备,才摆脱了“低头看稿”的紧张状态。

《新闻联播》开播之初,由于当时的电视信号主要依靠微波线路传输,容易受地理因素影响,无法覆盖全国。1980年10月,第十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做出决定,“各级广播电台、电视台、县广播站”,必须转播央视《新闻联播》。

发布中央政令,审片室电话可直通中南海。

1982年9月1日起,中央明确规定,将重大新闻的发布时间从20点提前至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播出时间19点,重要新闻将首先在《新闻联播》中发布。

这标志着中央电视台首次成为独立的新闻发布机构。之前,中央政令和重要信息的发布渠道,以《人民日报》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为主。

据《南都周刊》报道,《新闻联播》是中央电视台惟一享有专用审看间的节目,每天下午,分管新闻的副台长和新闻中心主任要在这里审看当天待播的样片。

一位多次送审样片的资深记者这样描述审看间里的场景:“沙发中间的茶几上有两部引人注目的电话,其中一部是可以直通中南海的红机。”

《新闻联播》权威地位的确立,伴随着电视这一新兴传播媒介的迅速普及。在受众数量迅速增长,而节目生产仍处于相对匮乏状态的20世纪80年代,《新闻联播》几乎成为亿万电视观众每天必看的节目。数据显示,1986年,《新闻联播》收视率为35%左右,到1988年,上升到50%以上。

人民网-《新闻联播》的成长历程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怎么上网看?

以手机端“央视影音”APP为例,下载“新闻联播”的具体方法如下:

1、打开“央视影音”APP,在搜索框中搜索“新闻联播”。

2、点击页面中部相关视频下的“立刻播放”按钮。

3、在视频播放页面点击“下载”图标。

4、找到需要下载的新闻联播,点击右侧“下载”的图标。

5、点击右上角查看正在下载内容,等待下载完成即可。

中国中央电视台初名为北京电视台,于1958年9月2日正式播出,1978年5月1日更名为中央电视台。1996年,旗下网络媒体央视网建立并试运行。

2004年,央视开办数字付费频道。2007年,央视开播移动传媒频道,随后又开启了IP电视频道。

2009年,由央视网改版而来的中国网络电视台(CNTV)正式开播。2010年,除新闻中心外,文艺中心、海外中心等中心改为频道制,设立增设了大型节目制作中心以及节目采购中心。2013年,央视新闻客户端正式上线。

2015年发布的视频素材被全球92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700家电视频道采用。2016年,中国国际电视台(中文名称中国环球电视网,英文简称CGTN)开播。

谁知道央视网微信公众号?

观看新闻联播可以在网页上直接观看,只要在联网的电脑上的浏览器上搜索即刻找到相应的视频。

1. 打开浏览器在搜索栏输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在下面显示的网址中,选择新闻联播_央视网,点击进入。

2. 进入网站后,点击导航栏的直播,点开之后,下面的窗口会显示此时的直播节目。默认是中央一套的节目表。

3. 如果不是中央一套节目,可以在视频播放屏的右侧,有中央的几套节目表,选择第一个CCTV1即可跳转到中央一套节目。

4. 如果是错过了新闻联播的直播时间,点击视频播放器下面的节目导航,向前面寻找,上面有时间和节目信息的标注,找到新闻联播后,双击即可跳到新闻联播。

5. 如果想要观看前几天的新闻联播,可以点击屏幕中央的时间轴,选择相应的日期的新闻连播。期限是一周的新闻联播。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发展历程

玉渊潭天公众号是央视常驻外交部的记者号,属于央视。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新媒体中心公众号,提供时政、社会、财经、体育、突发等新闻信息以及天气、路况、视频直播等服务信息。

央视网微信公众号是由央视国际网络有限公司创办的,办公地址是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中路10号1号楼、2号楼。

公众号介绍:

央视网是中国网络电视台旗下互联网站业务,也是中央重点新闻网站,以视频为特色,以互动和移动服务为基础,以特色产品和独家观点为核心,面向全球、多终端、立体化的新闻信息共享平台。

央视新闻的微信公众号是cctvnewscenter。

搜索关注的的具体步骤如下:

打开微信,点击打开右上角的“加号”。在弹出来的窗口中点击打开添加朋友中的“公众号”。在弹出来的窗口中点击上方的输入框,输入“cctvnewscenter”。点击搜索之后,选择对应公众号点击关注即可。

2003年5月1日,中国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成功完成对该频道的播出系统测试并宣布该频道开始对外试播。该频道的最早定位是“以全面化的新闻报道,扩展资讯大视野;强化舆论导向,突出传播党和国家的声音”。7月1日,该频道在历经61天的对外试播后正式启播。中国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根据试播情况对该频道的节目进行了调整(首次小改版),撤掉了《海外速递》、《数字观察》、《世界报道》、《体育周刊》、《财经周刊》、《文化周刊》六个专题栏目,增加了一个谈话类的新栏目《小崔说事》,《新闻》更名为《新闻NEWS》。

2004年5月1日,该频道再次对节目进行调整(第二次小改版),撤掉了收视表现不好和社会反响度不高的《亚洲报道》、《文化报道》、《声音》,《地方社会新闻》更名为《新闻社区》。此后又在6月份增加了《约会新7天》,12月份又撤销了《财经报道》。

2005年3月1日,该频道首次改版(首次大改版),是该频道中使用时间最短的包装(2005年3月1日-2006年6月5日)。与CCTV2、CCTV10同时采用了红白双色调包装,使该频道开始注重品牌化效应。同时更换了《天气·资讯》、《每周质量报告》、《新闻社区》、《共同关注》等多个节目的包装。此后在6月下旬《约会新7天》也更换了节目的包装。

2006年6月5日,该频道第二次改版(第二次大改版),频道包装及栏目片头开始统一换为**调(《新闻联播》、《焦点访谈》不更换片头;《东方时空》推迟到2008年3月才更换为**调),将“CCTV新闻”作为频道标志。撤掉了《国际观察》、《央视论坛》、《今天》,原6:00、7:00的《新闻NEWS》、《媒体广场》、《新闻早8点》、6:52和7:52的《天气·资讯》整合为《朝闻天下》,并增加了《人物新周刊》、《360°》等新栏目。6月10日,《中国周刊》更名为《新闻周刊》。(在250演播室的节目字幕条有动画效果;但是在229演播室的部分节目的字幕条却无法实现动画效果,以渐变或者突然出现形式,且字体与250演播室不同)

2006年7月18日,本频道与CCTV-1在19:30~19:38并机播出广告时,在荧屏右上角显示半透明状的“绿色广告标识”,8月16日起,因中央电视台在晚间黄金时段全面启动“绿色广告标识”的审核工作,CCTV1,CCTV13及央视其余频道在晚间黄金时段广告期间,屏幕右上角全部显示“绿色广告标识”。

2008年1月,因南方发生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的最恶劣的暴风雪袭击事件,该频道开始大量增加新闻直播。

2008年3月24日,该频道第三次调整(第三次小改版),取消了《新闻社区》、《本周》、《纪事》、《360°》、《人物新周刊》、《社会纪录》、《体育报道》、《约会新7天》等节目的播出,同时取消了《天气·资讯》,取而代之为《全国主要城市天气预报》(凌晨时段还有逐3小时预报)。在汶川大地震期间以及北京奥运会期间、北京残奥会期间做到了全天重点时段的大直播,并在这之后全天上下午开通“新闻大直播时段”。

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启动了重大以及突发新闻事件直播体制,频道全面改版,栏目重新包装,在北京奥运会期间成为奥运资讯频道,为观众第一时间直播重点赛事,同时也提供了大量的奥运资讯节目,让观众在第一时间了解信息。奥运会、神七直播结束后,新闻频道借鉴汶川地震的直播经验,为应对突发重大事件的发生,从每天8:30-11:30、下午13:00-17:00改为新闻大直播时段,第一时间向观众传递最新新闻事件;取消了《新闻社区》节目;同时也将每一时段的《天气·资讯》改为《全国天气预报》节目,让广大观众更快、更实时地了解当天的天气情况。

2008年8月10日,该频道取消整半点时间标的显示,时间改放在左下角新闻跑马上。

2008年9月25日,从神舟七号发射直播开始,CCTV-13的新闻镜面更换为黄绿包装(至2009年8月16日止,初期仅在250演播室使用黄绿包装且有动画效果,而229演播室则继续使用2006年的新闻镜面,直到2008年底才统一使用样式和250演播室完全一样的黄绿包装字幕条,但因为设备原因仍然是以渐变形式出现或者消失,无法实现动画效果)。

2009年5月27日,该频道传输方式由加密传输改为开路传输,使用卫星接收机的用户可免费收看该频道,之后在香港、澳门和其他海外地区落地。

2009年7月27日至2009年8月17日期间,该频道第三次改版(第三次大改版),是该频道中使用时间最长的包装,开始朝资讯化的方向发展。

2009年7月27日至2009年8月3日,《百姓故事》、《高端访问》、《新闻会客厅》等节目逐渐停播。宣传ID使用蓝色月牙标志,为改版试播阶段。

除《新闻联播》、《焦点访谈》、《每周质量报告》、《新闻调查》、《面对面》使用完全独立的包装外,其余新闻节目采用统一片头模式、使用统一片头音乐(“全国哀悼日”期间片头音乐不显示,直接以“您正在收看的是”或哀悼专题片为片头)。

2009年8月17日,《新闻直播间》开播,取代《整点新闻》,《环球视线》、《24小时》全新亮相,包括CCTV1在下午15点的《新闻20分》节目(同当天《晚间新闻》也是用《新闻20分》的包装,2010年7月11日《新闻20分》正式停播,2011年9月5日《晚间新闻》片头片尾更换至今),同时取消了《晚间新闻》在该频道的播出。宣传ID开始用蓝色地球标志,为改版正式阶段。《实话实说》在当日撤出新闻频道,改到综合频道播出,9月27日正式停播。

2009年9月28日,因应综合频道高清信号、标清信号同播,央视新闻频道新闻节目开启高清演播室(编号为250),且所有与综合频道并机的新闻节目亦开始高清信号直播,在CCTV1高清版可看到高清信号画面(“全国哀悼日”期间在原高清综合频道(现体育赛事频道)亦可以看到)。

2010年3月1日,《新闻1+1》取消统一片头,以独立包装节目预告为片头。随后,亦取消了“您现在收看的是”统一包装,改用《新闻1+1》自制小片头。

2010年5月16日,《每周质量报告》恢复在该频道播出,取代原周日档《法治在线》。

2010年8月21日,周六的《新闻周刊》取消统一片头和音乐,恢复原来片头,包装和“新闻周刊”字体与以前不同。而周日的《世界周刊》仍为统一片头,只是原来的节目LOGO在节目播出中右下角可看到。

2011年7月4日,该频道(第四次小改版)在凌晨的每个整点时段安排直播至少10分钟的《新闻直播间》,并在其他重点时段加大国际新闻的比重。

2013年5月27日凌晨至傍晚,该频道的节目信号切入新址试验。当天屏幕右上角曾显示了整半点时间标,左下角的时间字体以及跑马灯字体也略有了改变。

2013年6月17日,该频道正式改由通过将北京市复兴路旧址的节目信号传送至北京市朝阳区新台址予以对外播出。而该频道高清版的节目信号亦开始在新台址内部试播。

2013年起,因央视加强公益广告审核工作,该频道在播出公益广告时,右上角显示彩块的“公益广告标识”。

2014年11月30日,《环球记者连线》(于2012年2月28日开播)宣布告别,正式停播。

2015年1月6日,该频道第四次改版(第四次大改版),从0时开播的《午夜新闻》开始, 每日凌晨0时至6时的整点新闻节目(《午夜新闻》和凌晨时段《新闻直播间》)开始在新台址的新闻演播室播出。播出期间,该频道的画面比例将由4:3模式改为16:9横向压缩4:3模式(重播节目的仍相当于4:3模式,不影响4:3模式的电视的收看效果),同时开始使用新的新闻片头、镜面。(但台标比例仍为4:3,导致用16:9设备观看该镜面时台标横向拉伸变形。直到2015年8月17日台标调整才得以解决。)而6时至24时的节目亦拟于新址演播室全部测试完毕后在新台址录制,将使用2015版新闻片头与镜面,画面比例将改为16:9模式。在凌晨跑马中出现了央视新台标“CCTV.”,取代原来的“CCTV-新闻”标志。其高清版本在面向全国测试中,亦拟于新址演播室测试完毕后上星播放。

2015年9月3日,央视新闻频道在新址制作“胜利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直播特别节目,过后继续在旧址制作,具体新址演播室测试完毕时间待定。

2015年9月8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在中星9号一代机停止传输,卫星用户需安装合法“户户通”即可继续收看。

2015年12月31日21:45,央视新闻频道在新址制作“2015跨年直播特别节目-新闻回顾,,过后继续在央视旧址制作,具体新址演播室测试完毕时间仍在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