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避暑山庄博物馆_承德避暑山庄博物馆图片
1.承德避暑山庄博物馆10月16日起免费开放预约电话
承德避暑山庄博物馆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避暑山庄博物馆坐落在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园林———避暑山庄内,现由避暑山庄正宫区、松鹤斋、万壑松风三组建筑组成。它与北京故宫博物院、沈阳故宫博物院同为我国清朝历史三大博物馆。馆内现设有部室12个,包括办公室、组织人事科、财务科、展览部、宣教部、安全保卫部、文物保管部、旅游管理科、维修队、文物管理科、资料研究室、开放部。
避暑山庄博物馆以丰富的馆藏闻名于世,馆藏文物以清宫宫廷御用珍宝为主,计有宫廷艺术品3万余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500家博物馆之一。现有复原陈列(澹泊敬诚、四知书屋、烟波致爽)与专题展览(挂屏、钟表、瓷器、珐琅、玻璃器皿)近30个,系统的展示了东方文明史上厚重,明丽的一页,为我们感悟历史、思考人生提供了拾捡之明、积累智慧的精神享受。
正宫:康熙五十年(1711年)至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修建竣工。乾隆十九年(1754年)重新修缮改建,占地一万余平方米,殿宇219间,是清帝驻跸承德期间处理朝政,日常起居的主要场所。它根据中国古代关于“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和“天保九如”的传统惯例,营建了前朝、后寝九重院落。沿中轴线依次建有丽正门、宫门、午门、澹泊敬诚、四知书屋、万岁照房、烟波致爽、云山胜地、岫云门,两侧对称建有配殿、廊、庑房。整组建筑既严守帝王皇室规整庄严的格局,又错落有致,饱含曲径通幽的园林情趣。在这里,您将亲身领略木兰行围的雄浑、康乾盛世的辉煌、多民族统一的繁荣盛世景象。
松鹤斋建于乾隆十四年(1749年),位于正宫之东,为八进院落,是乾隆帝为其母后修建的颐养之所,取松鹤延年之意,题为“松鹤斋”。这一组建筑包括门殿、松鹤斋、乐寿堂、十五间照房、屏门、继德堂、畅远楼等。继德堂是嘉庆皇帝为皇子时读书起居的地方,道光二十年(1832年)以后,此处供奉清朝历代皇帝的画像。这座庭院古树参天,花草山石点缀其间,环境幽雅别致。
万壑松风:是避暑山庄宫殿区最早的一组建筑,它地据高岗,俯临湖水,由半封闭回廊连通环抱。主殿万壑松风殿坐南朝北,其他各殿堂参差错落,布局灵活,颇具江南园林建筑风韵。
避暑山庄博物馆参观路线:丽正门——外午门(博物馆入口)——内午门——澹泊敬诚殿——四知书屋——照房——烟波致爽——云山胜景——岫云门(出口)。
景区地址:河北省承德市双桥区避暑山庄内
乘车线路:承德市内乘5、6、6路区间、10、11、15等路公交在避暑山庄站下车。
自驾线路:
北京出发(京承高速全程):太阳宫桥(北三环)—望和桥(北四环)—来广营(北五环)—后沙峪—高丽营(北六环)—怀柔—密云—古北口—承德,出承德高速口即为承德市区南端。
天津出发:1.天津—蓟县—兴隆—承德县—承德市,全长330公里;2.京津塘高速—北京六环—京承高速—承德。
承德避暑山庄博物馆10月16日起免费开放预约电话
博物馆控必去地点,可惜之前出差听说在避暑山庄内,想想还要花门票钱,就一直没去。这次借着去避暑山庄玩,肯定要进去溜达一圈的。博物馆在正门丽正门进去后的殿宇里,其实这里就是当年皇帝呆的行宫,最老的那块牌匾已然悬挂在二院的上面~因为去过故宫,所以对的这些东西并不感到陌生,介绍的内容也大同小异,具体的也没什么可说的其实。只不过这里当年签了很多不平等条约,所以“勿忘国耻”的大字标语还是非常醒目的。来这里除了那些常规的文化展出外,其实最重点的还是慈禧她老人家当年的寝室,毕竟当年逃难到这里的她,在避暑山庄还是占据很高的地位的。总体来看,这个院落很大,想慢慢的细看,得需要一段时间,不过正正经经的看一遍,绝对物超所值,能学到很多知识和文化~
每年深秋,承德避暑山庄都会开启为期10天的免费活动。在别墅提醒大家,先保证自己和文物的安全再去。配合博物馆的安检。最近一段时间,大家一起关注吧。
避暑山庄博物馆免费开放时间
免费预约讲解电话:
如需志愿讲解服务,可提前拨打2050286预约。
将于10月16日至10月25日举行
探视时间:上午8:0——,下午4:00
自由对象:
承德市民和学生
免费方式:
市民和学生凭年票可进入避暑山庄博物馆进行为期10天的免费参观和自愿讲解活动。
避暑山庄博物馆介绍
避暑山庄博物馆是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它的免费开放不仅方便了市民在我市的游览,也使市民和学生对避暑山庄和承德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据避暑山庄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介绍,
活动期间,每天上午8:30至下午4:00,市民和学生凭年票进入避暑山庄博物馆。
为确保文物和人员安全,请参观者自觉爱护文物,遵守参观秩序和时间,保持展区环境整洁。学生和市民30人以上的团体,可以提前拨打2050286预约。
为确保文物和人员安全,请自觉爱护文物,遵守参观秩序和时间,保持展区环境整洁。
学生及市民20人以上的团体如需讲解服务,请提前预约。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