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盐城天气什么时候有地震啊?9

2.什么是指对未来1到2年内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域和强度的预报

3.目前的天气预报与地震预报水平哪个高

大足 天气预报_大足天气预报地震

天气预报水平高

天气预测的大概过程是这样的:从各处的气象站、观测点得到相关的各种数据,然后把这些参数放入气象学家设计好的数学模型中,通过计算机计算出预测结果。这个计算量是相当庞大的,因此在计算机出现以前完全不可能做到。所以预测准确与否很大程度取决于数学模型。

混沌理论则认为类似天气这样的东西是无法被预测的,(参看“蝴蝶效应”。)因此花费在气象预测上的钱也是浪费。

但是通过卫星云图预测某一地区近期的天气状况还是准确的,只是当预测到某个地方某个时刻的具体天气或者温度则有很大出入。

为什么天气预报会如此不准?中国气象局中央气象台的杨贵明高级工程师解释道:“天气预报的准确率,是由观测资料的疏密决定。而我国现在的探空观测站一共只有100多个,折合每200多公里才有一个探空观测站。云的生命很短,一块大的雨云可能会在10公里内将雨降完,而雨没有降在观测点上,就观测不到。不仅探空站在空间上稀疏,在时间上也是如此,每天只有早8点和晚7点两次升起探空气球进行观测,其他时间仅靠地面观测站进行观测。而探空气球升起时没有遇到云,就无法预报。”

“几个小时发生的事情,在几天前就预报出来是不可能的。”杨贵明强调,“观测站就像是一张网中的点,网络越大、点越少则点与点之间的空隙也就越大,出现漏报、误报的几率也就越高。我国地域辽阔而天气观测的资金有限,所以出现漏报、误报也就在所难免。”

天气预报:先是有备,继而无患

天气预报只是一个概率预报,以降水为例,观测到冷空气入侵即将降下暴雨,这次降水的过程是可以准确预报的,然而具体到这场雨将会降落到哪个地区就只能提供一个概率了。可能北京是80%下,天津是50%。杨贵明介绍道:“目前小雨量降水落区的预报准确率在50%左右,最高能达到80%而最低只有30%多。大雨量降水落区的准确率只有30%左右。但是相比较上世纪只有百分之十几的准确率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

“大自然的想象是不受人控制的,人类只能摸索和利用。”杨贵明对记者说,“只有了解天气预报才能正确使用天气预报。就好像地震预警一样,即使报不准也得相信并取预防措施。天气预报也是如此,只是让你有备,才可能会无患。”

专家解析:准确率总在大幅度提高

到2010年,我国将初步建立气象综合观测系统,基本形成面向行业和全社会的气象信息共享平台,大幅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率。

中国气象局局长秦大河院士在接受新华社记者访时表示,“十一五”期间,我国还将加强突发公共现场大气综合探测、无线信息传输、应急气象信息处理平台、监控等应急系统设备建设;发布预报天数为7天的公众气象预报,台风、暴雨等气象预报质量提高5%至10%,24小时台风路径预报偏差在120公里内,年季旱涝、冷暖气候预测水平提高5%,粮食产量预报精度达95%以上,发布大气成分、雷电灾害、空间天气预报警报。建立重大灾害气象应急响应体系,提前半小时以上发布雷雨大风、山洪、泥石流等局地突发性灾害警报,气象预报警报公众覆盖率达95%。

究竟准不准,比比看

其实人们对于天气预报的不良印象还有个心理学的原因:出于思维的特点,人们总是会牢牢记住给他们造成不愉快经历的过程,而忽略带来愉悦的过程,这就是记忆的选择性。

震预报,是指用科学的思路和方法,对未来地震(主要指强烈地震)的发震时间、地点和强度(城级)作出预报。

我国通过对孕震过程和地震前兆的深入研究,逐步发展了带有中国特色的地震预报方法,形成了“长、中、短、临”的阶段性渐进式地震预报的科学思路和工作程序。

目前的地震预报是综合预报,是在综合分析研究地震活动、电磁、重力、地壳形变、地下水动态等方面异常后作出的科学预报。

盐城天气什么时候有地震啊?9

你的问题有一定的深度,在此,我很想很想谈几点看法:

第一,地震的预测,目前,任何一个国家,都还没有攻克这个难关,拿它和天气预报做比较,地震预测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像天气预报那样,计算得出发生的概率是多少。即使有些地震,我们预测到了,也只能是计算得到的概率值,只是一个比较大的区间内的。因为地震的成因,确确实实离我们人类的活动空间太远了。预报天气,气象卫星可以到达,可以传回数据,经过上千万次的大型计算机的运算,得出预报值,但是,地震呢?!藏在地下十几到几百公里的地方,我们人类的仪器根本也无法到达,地下几十公里是什么概念?目前我们探知的地下世界,不到几公里!再者,天气预报也常常有不准确的时候!(以上只从地质构造的角度分析,生物等另当别论,有待其他高人探究)

第二,地震预报结果的公布,是一个极其敏感的问题。举个例子说,如,以目前的科技水平,预测某地将发生一次中等强度的地震,如是5——7级地震,震源几十公里,概率在10%——20%之间,请问,国家要对外公布吗?若公布后,没有震。今后,又有类似的预测,又没震,又预测,又没震,,,,,那民众该怎么办,国家再公布这样的消息,民众该提前避震还是不该避震,如果提前避震,那生产、生活、一切的一切将停滞!如果不提前避震,民众心理会恐慌!请问,该怎么办才好!?

第三,由第二点引出,目前关于地震的预报工作,学术界有两派,一派是主张继续作地震预报的研究工作,提高地震预报的精度,但这期间,就会面临第二点所讲的尴尬局面;另一派不主张地震预报的研究,主张将这些人力物力,投入抗震的研究工作当中,也就是,不知道敌人的情况如何,我们只能先完善自身。比如,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水平!再比如,构件城市的抗震防灾体系!日本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但是,日本的地震损失却很低!

第四,科学造福于民的同时,不能只凭一腔热忱呀,否则,好心干坏事。个人认为,地震局还是挺悲情的一个部门,总是被指指点点,特别是每当大震发生的时候(声明哦,我不是来自地震局的)。他们有他们的难处,只能期待他们能带给大家更满意的答案,在此之前,请大家不要总是指责他们。地震局的工作人员,手机是必须24小时开机的,随时待命的。多点儿宽容吧。

什么是指对未来1到2年内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域和强度的预报

江苏盐城15天天气预报:

当地地震局回应“盐城近期要发生M7.0级以上地震”是谣言。

江苏盐城历史上:建国后都是最高6级左右,无人员伤亡。

目前的天气预报与地震预报水平哪个高

中期预报。中期预报是指对未来1到2年内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域和强度的预报。包括历史地震活动、地质构造、地震序列、地下应变变化和地震前兆等。中期天气预报能够预估未来3-10天的天气情况,有助于提前预警自然灾害等天气的发生,减少损失。

这还要说吗,你每天都能听到天气预报,但你什么时候听到过地震预报?只有技术水平达到一定高度,做出的预报具有一定的可信性,这样的预报才会发布,以避免造成公共秩序的混乱。天气预报就达到了这样的高度。但也仅限于48小时以内的天气预报,更长时效的天气预报也在做,但预报的准确性还有待提高,这也就是你听不到一周、一个月、一个季度、半年、全年、十年的天气预报的原因。

当然,还有另外一个因素要考虑,就是预报的影响程度:48小时的天气预报对公众的影响程度最低,不会造成社会恐慌。中长期天气预报和地震预报就可能会造成社会的恐慌和动荡。这只是从另外一个方面说明了为什么不会发布中长期天气预报和地震预报的原因。根本原因还是预报的准确性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