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双台风”胚胎生成,又是两个一起来?超级计算机:变化空间大

2.全球4胚胎酝酿,双风暴共舞,风王海贝思袭击日本,华南局部暴雨

3.1号台风或在5.1生成,GFS:可能达16级,预估北上,今年台风偏多?

4.93W升级,白海豚或提前生成,路径争议大,会影响我国?

台风胚胎最新消息_台风艾云尼2024

又来一个,西北太平洋地区的新台风胚胎94W又生成了,这是在12号台风?白海豚?后的一个新台风胚胎,94W属于远洋台风胚胎,中心坐标为14.0?N 165.2?E,最高风速为15 kt,最低中心压力为1009 hpa。

按照超级计算机的模拟数据来看,这个台风胚胎暂时增强的可能性不大,它会一直保持热带低压的状态在西北太平洋中部地区发展。所以暂时不用管94W的台风胚胎发展情况,不会影响任何区域,如今需要注意的就是12号台风?白海豚?,该台风还在持续的增强,并且逐步地往日本方向靠近,所以我们来看看具体的情况。

根据监测数据显示,2012号台风?白海豚?已经达到了9级强度,风速为23米/秒(约83公里/小时),中心气压值为990hpa,接下来它将将以每小时10-15公里的速度向偏北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加强,我国预计这个台风最强可能会达到10级强度,风速为25m/s。预计会直扑日本中心区域。这个趋势日本东京可能少不了影响了,所以对日本来说是个坏消息。从卫星云图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个台风的虽然看上去不是很强大,但是风圈非常的大,相当于是一个?水台风?,对日本的影响已经缓慢的出现了。当然这个台风对我国也是没有直接性的影响,最多带动气流运动。

从卫星云图大家可能也看到了,在西北太平洋地区还有多个热带扰动,所以今年西北太平洋地区的台风发展并没有停止,根据GFS的模拟数据来看,在9月底可能有1到2个台风出现酝酿,有一个是比较明显的。预计在10月5日的时候,位于菲律宾东部区域可能出现一个台风,加强到了1000hpa以下,过后将会持续偏西方向移动,并且还会进一步的增强,从趋势来看,可能会直奔菲律宾地区,并且有概率发展出今年的一个大台风,所以后期我们将持续观察下台风胚胎,如果GFS预测准确的话,我国也需要注意它的走向。由于模拟时间较久,所以还得继续参考为主,海洋区域变动很大。

西北太平洋地区的台风看完了,我们来看看我国的陆地天气变化。随着新一轮大范围降雨的到来,我国的雨水发展依然是存在的。其中南方多地将被阴雨天气笼罩,所以最近大家赶紧到天气明显很冷,例如:长沙、南昌等城市最高气温仅维持在20℃出头,一不小心大家以为自己在过冬了,但是冬季还没有来,其中主要的降雨分布在云南东部和西北部、广西北部、江西中部、西藏东南部等地局地有暴雨出没。

从范围上来说,也是扩大了不少,主要是零散性的降雨增加了不少,南方大部分地区都是中到大雨为主。同时在25日至27日,28日至30日还有两波雨水发展。

所以接下来的雨水是比较多的,当然这些变化可能与如今的拉尼娜现象存在关系。在9月拉尼娜现象被确认之后,全球气候的波动似乎也增加了不少,确实拉尼娜现象可能对我国产生较大的影响,并且根据科学报告指出,预计今年拉尼娜现象持续到冬季的可能性也达到了75%,这对冬季的天气也会产生更多的影响,我国需要重点注意冬季的气候模式,如今很多人都在担心,在拉尼娜现象的影响之下,我国冬季是不是会出现冷冬?从如今的情况来看,拉尼娜现象监测指数区域之一,确实出现了持续减弱的情况,确实加大了这个可能性,不过最终是冷还是热,确实要等待数据出现之后才知道。

也就是说如今我们无法确定今年冬季是热还是冷。如今我们还是在秋季的第一个月,从时间上来说也还非常早,所以大家后期持续关注拉尼娜现象的发展即可,如今的天气变化依然较为复杂,特别是在2020年,无论是海洋区还是陆地区域,极端气候现象可以说是越来越多了,高温,干旱,强降雨,强风暴等等都不少,今年大西洋的飓风名字都用完了,大家可以想象下如今的天气已经是什么状态,完全与以前的状态没有办法比拟。

“双台风”胚胎生成,又是两个一起来?超级计算机:变化空间大

新台风胚胎99W生成!也就是7月第1个台风胚胎来了,那这会是2020年姗姗来迟的第3个台风吗?如今99W位于18.0°N 131.0°E,最大风速为15KT,相当于7.5米/秒,所以是初生的台风胚胎,目前来看强度还不是很大。但是,根据超级计算机的模拟情况来看,该台风胚胎预计会出现增强的情况,只不过发展时间可能非常的短。

从预计情况来看,可能会在7月12日的时候就会消失,所以,这个99W台风胚胎虽然生成了,但是成为台风的可能性并不大,那也就谈不上会对我国哪些地方造成影响了。简而言之,这个7月生成的第1个台风胚胎,想要发展起来成为台风的可能性极低,这就是它的基本情况。

为何今年的台风迟迟不出现?

很明显,气候出现了异常的情况,同时今年的两大气候影响影响最为明显,那就是厄尔尼诺现象和副热带高压,今年形成了一次弱厄尔尼诺之后,导致西北太平洋地区的台风酝酿“屡”受困难,所以最终虽然有热带扰动的发展,但是就是没有起来,大多数台风胚胎都是酝酿到一定程度就消失了,而我们这里也还说了副热带高压的情况。

从副热带高压的变化来说,今年以来表现也十分强,一直在西北太平洋地区盘旋,虽然如今我们看到了副热带高压有减弱的情况,但是它最远的地区还是延伸到了我国内陆地带,所以副热带高压的强度还是不小。同时热带扰动或者说如今的99W台风胚胎也还有发展情况,但是依然受到限制条件比较多,所以起来不了。同时值得注意的是,7月中旬时段都可能没有有台风出现,大家暂时也不用担心台风的发展。

今年的台风趋势到底如何?

从如今的情况来看,我们上面也说了,如今就两个台风出现,所以很多人可能就说今年的台风可能会出现偏少的情况,但是根据国家气候中心数据显示,预计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生成的台风个数较常年略偏多,登陆我国的台风个数略偏多,强度偏强,所以这与大家如今想得还是有点不一样,当然这也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后期台风的爆发性可能很强。

一般情况来说,影响台风的因素很多,如今主要是副高影响可能比较明显,但是在台风的活跃期之间,如今也才是一个开始,7月算是盛夏的时段,8月、9月、10月都是西北太平洋地区的台风活跃期,所以后期很可能出现台风的“爆发”情况,也就是同时出现台风的“连号”情况,这就意味着后面防台的问题可能相对较为严峻。

整体而言,今年的气候异常特别突出,无论是高温、干旱、还是强降雨的情况,在今年已经表现非常明显,所以台风出现这样的异常波动也是没有什么争议的,我们只需要继续观察情况就行。

当然这里也需要说明一下,台风的出现并非是好事情,是存在双面性的,台风可能会缓解一部分地区的天气情况,但是也可能带来自然灾难的发生,特别是在台风出现登陆的时候,很容易引发强降雨的爆发情况,所以对于台风的情况,在不同地区的看法可能不一样,这就是大概的情况。

如今全球的风暴发展如何?

除了我们说的99W台风胚胎酝酿之外,还有就是95A风暴胚胎,如今也已经登陆了。而命名的风暴全球如今是有两个,分别为东太平洋地区的热带风暴“克里斯蒂娜”(CRISTINA),该风暴已经达到了11级状态,风速为30m/s。预计接下来“克里斯蒂娜”将以每小时25-30公里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加强。不过这个风暴是没有多大的影响力,根据路径显示,它在不断远离美国地区,所以不会有啥影响。

而除了这个之外,北大西洋的热带风暴“费伊”(FAY)达到9级强度之后,却直接登陆了美国,如今位于美国的新泽西州东部(EASTERN NEW JERSEY)。所以美国避开了热带风暴“克里斯蒂娜”(CRISTINA)但是没有避开热带风暴“费伊”(FAY)。接下来预计“费伊”将以每小时2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偏北方向穿过新泽西东部,这就是“费伊”(FAY)的情况,已经给美国带来了强风降雨的问题。

所以从如今的情况来说,虽然西北太平洋地区的风暴变化情况不大,但是在全球范围之中风暴还是不少,特别是美国周边地区的风暴发展尤为突出。

全球4胚胎酝酿,双风暴共舞,风王海贝思袭击日本,华南局部暴雨

作者:文/虞子期

今年以来,西北太平洋地区的台风可以说基本上要持平了,在19号台风之后,西北太平洋就出现了新的台风胚胎酝酿,根据欧美气象数据显示,如今又是“双台风”胚胎生成了,编码分别为96W、W。这两个台风胚胎几乎是同时出现的,难道20号台风浣熊和21号台风博罗依都要出现?当然是否会出现,总结一句就是“变化空间大”,不确定的因素很多,所以我们以分析为主。

根据卫星图像显示,整体上来说,96W从云图来看比W要好些,是具有“汇聚”的结构,并且在数据上也算是一个“超速”增强模式。欧美数据指出,96W位于16.6°N 133.8°E,最高风速提升到了20 kt之后,依然是保持没有变化,中心气压值也是维持在1006hpa所以变化的空间处于暂停形式,根据GFS和EC的模拟情况来看,该台风胚胎成台的概率十分的低,初步预估是往菲律宾东部地区靠近。

按照趋势来看,是可能以一个“小气旋”的模式进入到我国南海地区,但是影响基本是没有了, 在菲律宾低档一次只有,连热带低压气旋都没了,所以96W基本上不可能形成台风。而W,我们看到云系还是处于一个散乱的状态,所以变化的空间比96W还大,最大风速也才只有15KT,中心气压值为1010hpa,按照这个数据来看,暂时不会有什么威胁,并且还是处于热带扰动的状态。

而在GFS的模拟之中,W未来的表现可能要好点,也就是成台的可能性较大。根据超级计算机的模拟数据显示,预估在10月20日的时候,可能形成一个稳定增强的台风胚胎,然而虽然有增强的情况,但是在增强的时候,看上去也是成台的可能性不高了,因为是一直偏西模拟状态,从模拟的路径上来说,是往菲律宾靠近,都是保持在1000hpa以上,所以说这个趋势两个台风胚胎都很难形成台风,20号台风浣熊和21号台风博罗依可能还要继续等待,继续观察为主。

当然,从模拟的情况来看, 两个胚胎处在的区域还是比较好,海洋的温度都是在30度左右,所以说接下来,这两个胚胎能不能发展出现还无法确定,超级计算机暂时的模拟情况是不会生成的,而有部分的模拟显示会出现,96W会靠近菲律宾消失,而W会反转北上发展,如果这个情况的话,成台就是我们上面说的可能性较大,EC模拟就是成台,初步预估在20日的时候,发展出999hpa气压值,这里我们暂时就参考,接下来我也会持续跟进变化。海洋区域看完了,我们简单来看看陆地区域的气候问题。

从气候中心的预报来看,降雨的变化地区不大,依然是以四川、云南、广西等地的部分地区为主,局地还有暴雨的出现,最强的降雨量在80毫米,所以说中东部地区还是没有降雨,从检测的情况来看,江西,湖北,安徽,福建等地区是特别需要降雨的,但是最新预报之中也没有,接下来几乎大多数地区都是以“无雨水”为主,这没办法,大家提前做好准备吧,如果有变化,我也会持续跟进,谢谢大家阅读!

王者之心2点击试玩

1号台风或在5.1生成,GFS:可能达16级,预估北上,今年台风偏多?

作者:文/虞子期

风暴又要“超生”了?根据欧美气象预报数据显示,全球风暴胚胎酝酿再次增加,已经达到了4个,所以说确实不少了。编码分别为96E、E、92C、95W。除了这四个风暴胚胎酝酿之外,还有两个已经命名的风暴,那就是北大西洋热带风暴“梅利莎”和西北太平洋地区的19号台风海贝思。从这些数据来看,只有95W和19号台风在西北太平洋地区,所以也最多可能就这两个影响我国,具体我们来看看,会不会带来一定的影响。

根据欧美气象数据显示,95W出现了增强的迹象,主要是在气压值的方面,达到了1007hpa,最大风速依然是保持在15KT,所以说这个小幅度的增强还是没有多大的反应,在风速没有达到一般命名的18m/s,也不会给予命名。从卫星图显示,确实95W的云系在“汇聚”之中,但是并没有明显的螺旋结构,所以还是处于一个酝酿的阶段,按照GFS的模拟来看,该台风胚胎最终还是会消失的,所以成台的可能性不大。

当然,这个时候我们看95W的一个微小变化之后,后期还是可能出现改变,我也会持续跟进,这里大家暂时先参考,因为海洋区域的胚胎变化说变就变。EC模拟暂时也起不来。如今最为重要的就是19号风王了,根据中央气象台数据显示,17级以上风王海贝思已经登陆日本伊豆半岛沿海,强度大小为14级,已经确定,所以这个风王就是风王,稳定性很强,登陆的时候下降的强度可以说并不多,当然影响也肯定不小了。

这也是今年以来,登陆日本最强的台风,从这个情况来看,风王“海贝思”除名的可能性非常的大,当然最终还得看这个台风的破坏程度,根据科学报告指出,这也是日本几十年来的最强风暴,在登陆日本之后,风王是穿过了日本东京附近区域,这完全是一个坏消息,因为影响的力度非常大。按照日本气象厅的降雨分布来看,部分地区已经超过了史前降雨量,静冈,神奈川,东京等地区宣布特别警,雨水从未有过。

所以降雨量非常大,从卫星图像也可以看到,19号台风的风圈依然在日本大部分地区进行盘旋,局部暴雨和大暴雨,甚至是特大暴雨的模式也还存在,所以在日本旅游的朋友要特别注意,这波降雨量和风不小,加上冷空气的影响,可以说真的是“雪上加霜”。当然我们希望你们一切平安吧,自然灾难每个人都不希望看到,该避免的早也做好了准备,过后19号台风将会继续进入到西北太平洋地区,最后减弱为温带气旋消失。

最后来看看我国的一个天气情况,都在说要雨,特别是华南地区的朋友最多,还真的在沿海地区出现了降雨,根据中央气象台数据显示,位于广东,广西、福建等部分地区降雨明显,局部有中到大雨,而在珠江三角洲附近的降雨量可能最强,局部还有暴雨,最强降雨量达到了70毫米,而福建也有部分地区降雨量达到了55毫米,所以也是一个强降雨模式,综合就是两广福建局部大暴雨开启。整体上来说,分布地区不多,所以只能缓解一部分地带。谢谢大家阅读!

王者之心2点击试玩

93W升级,白海豚或提前生成,路径争议大,会影响我国?

94W已经处于消失状态,最初的模拟是可能达到16级,如今已经没有这个强度了,应该会停编消失,而对于今年的台风预估是略偏多偏强,我们来看看最初的模拟数据是什么样子。至少在4月28日的时候94W还出现过增强的迹象,

2020年以来,关于台风的消息可以说并不多,虽然形成了几个台风胚胎,但是最终都在海洋区域的变化之中消失了。而在4月快要结束的时段,西北太平洋以及南海地区的变化又出现了。

根据美国联合预警中心数据显示,4月的第1个台风胚胎已经形成,台风编码为94W,中心位置位于4.7?N 135.5?E,最高风速在生成之后已经提升到20 kt,最低中心压力为1007 hpa。从数据上来说,94W才出现就已经达到这个标准,说明台风胚胎整体上来说还是比较好,当然日本气象厅暂时还没有给出反应,连气旋的标注都还没有出现。

通过卫星云图来看,94W的发展区域整体还算不错,海洋温度也比较适合酝酿,但是94W的中心还没有?汇聚?起来,所以变化的空间还是有,但是风速和气压值已经出现了大变化,这可能会提升94W成为台风的可能性。我们来看看超级计算机已经给出的数据情况。

从GFS的模拟指出,94W台风胚胎成台的时间可能也会提前,预估在4月30日的时候就会达到995hpa气压值,依照气压值来说,这将可能形成2020年的1号台风黄蜂,当然这是单独从气压值来看的,这个时候还要对比风速的情况,基本达到18m/s就可能命名。

按照GFS的模拟来看,台风胚胎的路径模拟已经出现了大变,最初预估是在菲律宾沿海反转北上,但是从副热带高压的影响之下,它可能出现偏西行走的情况,预估会登陆菲律宾最后进入到我国南海地区,最终消失在南海。而94W按照GFS的模拟来看,巅峰气压值为9hpa。

相当于一个12级左右的台风,所以强度模拟预报不大,这并且已经下调了很多,最初预报还是北上可能达到16级超强台风的几倍,如今已经变了,这也是我们一直强调,在台风还未形成之前,我们只需要参考为主。

而这里我需要提醒下,那就是在模拟图之中可能很多人看到左边还有一个低压系统,这个是位于孟加拉湾地区的,所以不属于西北太平洋以及南海地区,但是性质基本一样相当于热带气旋,不会给予台风命名,这个注意下就行,如果孟加拉湾如果形成了这个气旋并且登陆,后面可能会影响我国西南地区,一般情况就是会带来一些阴雨的天气,具体还得等待这个低压系统发展起来了才可以看到明显的影响,我也会持续的跟进下。并且欧洲数值中心也显示了孟加拉湾的气旋有概率发展起来并且登陆。

再来回头看西北太平洋地区的94W台风胚胎,从GFS的模拟趋势,确实成为1号台风黄蜂的可能性很大,并且可能在4月30日的时候就增强出来,但是欧洲数值中心(EC)暂时还是模拟显示较低,所以说是一个看好一个不看好。

并且在强度的模拟上也不一样,EC暂时只能看到是热带低压的模式进行登陆,这到底如何发展呢?两者我们都只能进行参考才行,并且不同的机构模拟路径也不一样,NAVGEM模拟也是进入登陆并且进入南海,而GEFS还是反转北上,这就是大概的情况。

综合而言,还是那句话,参考为主。而对于2020年的台风趋势我们还是说明下,根据气候中心发布的消息称,预计今年登陆我国的台风个数略偏多强度偏强,所以说时刻关注台风的变化已经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并且随着气候的变化,我们也知道在全球的风暴发展之中,都在按照科学家们预测的那样发展,那就是全球气温上升,海洋风暴将变得越来越强,频率也越来越高等等,这都说明了如今的气候异常情况可能会越来越多,人类只有改善环境可能才会得到进一步缓解吧。

从风云卫星图像来看,如今位于西北太平洋地区的93W台风胚胎发展非常良好,同时日本气象厅已经升级为TD,这意味着93W很大概率会发展成为今年的12号台风“白海豚”。根据监测数据希纳斯,如今该台风胚胎风速在15KT,中心气压值为1008hpa。

预计接下来它还将会持续增强,根据超级计算机的模拟数据来看,这个台风的出现基本上是已经确定了,变动的空间不大,条件非常的好。从位置上来说,这个台风与最初的10号台风海神出现区域比较类似,这是一个大的“暖水槽”,但是预计行走的途径不一样,所以产生的强度也是不一样的。

根据GFS的模拟数据来看,预计93W可能会提前成为今年的12号台风,在9月20日晚的时候就已经达到了1000hpa气压值,不过这个时候命名的可能性不大,还是在热带低压区域徘徊,在9月21日成为今年的新台风可能是最大的。

过后将会在副热带高压的影响之下,持续往日本方向靠近,所以按照GFS的情况来看,预计今年的12号台风白海豚可能提前生成,并且对日本带来的影响可能加到,一直在日本近海区域发展。但是欧洲数值中心的预计路径是变化非常大的。这可能不仅会影响日本,甚至会影响我国东北方向的部分地区,但是整体不会太大这里先强调下。

根据欧洲数值中心(EC)数据显示,预计93W台风胚胎会持续以热带低压的强度靠近日本,预计在9月24日之后穿过日本,进入到日本海。在9月25日的时候可能会达到990hpa气压值,所以依照这个情况来看,EC预计是会延迟成为台风,并且路径也是不一样,可能会前往日本海,而不是在日本近海转弯减弱为温带气旋。过后往俄罗斯方向靠近,并且减弱。对我国来说,最多东北地区可能会受到台风的风圈影响,当然具体还是要看这个台风的强度发展如何,只是按照EC的模拟路径来看,是有这个可能性的。最终就看谁预测准确了,这也说明了海洋区域的变化空间很大。

后期大家重点注意下93W的发展情况,成为12号台风白海豚应该是不成问题了。如今也只有欧洲数值中心的路径预计是进入到日本海。下面我们来看看我国的降雨问题。从9月20日开始,中东部的大范围降雨就已经来了,一直要持续到9月23日,所以在时间上来说,这波降雨量持续时间还是比较久,其中陕西南部、湖北西北部、江西北部、浙江西部等地局地有暴雨。而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是,未来10天,西南地区东部、江南、华南西部等地持续阴雨,累计阴雨日数将有5~8天,降雨量将较常年同期偏多4~7成,部分地区偏多1~2倍。

所以接下来的雨水非常的多,从未来10天的累积雨水量也可以看到,南方所有的地区都将有雨水的覆盖区域,累计雨水量基本都是在50毫米到100毫米。可能大家也会在这一段时间感觉到天气寒冷的模式,算是又湿又冷,主要是冷空气也在缓缓的影响部分区域。所以南方大部分地区将可能会彻底离开“炎热”的天气。

很多人可能会质疑一个问题,最近的雨水会有点多,其实我们从风云卫星云图来看,一条大水龙从孟加拉湾延伸到了日本,刚好我国南方地区就是覆盖的圈层,虽然是分散性的雨带,但是降雨还是比较明显的。暂时不清楚是否跟今年的拉尼娜现象存在关系。

在9月拉尼娜现象被确定之后,气候的变化肯定会受到它的影响,同时很多人觉得如今冷,是不是拉尼娜现象已经导致我国降温了,具体情况暂时没有明确的报告。但是拉尼拉现象形成之后,确实可能给我国带来影响,所以一直大家都在讨论,今年到底是冷冬还是暖冬,如今可以明确的说是无法确定的,拉尼娜现象是否带来更大的影响,还得继续观察,同时大家担心出现08年的冰雪问题,如今可能有点多虑,在全球变暖的影响之下,这样的气候现象算是不多,今年不太可能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