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龙南天气_赣州龙南天气预报1个月
1.2010中国自然灾害大事记 时间 地点 伤亡人数
2.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到深圳清水河多少公里
3.江西的风土人情
现在实习期上高速有的新规定有:
1、实习期新手上高速要有老司机陪同,老司机须持相应或更高车型驾驶证3年以上。
2、实习期新手单独上高速将处罚200元’根据“123号令”第六十五条第二款规定:驾驶人在实习期内驾驶机动车上高速公路行驶,应当由持相应或者更高准驾车型驾驶证三年以上的驾驶人陪同。陪同的驾驶人应乘坐在副驾驶位置,对实习驾驶人进行指导。无驾驶员陪同或陪同驾驶员不符合要求的,将被处200元罚款。
3、不贴“实习标志”将处罚200元,_根据“123号令”第六十四条第三款规定:在实习期内驾驶机动车的,应当在车身后部粘贴或者悬挂统一样式的实习标志。交警提醒,实习期驾驶员驾车时没有在车身后部粘贴、悬挂统一标志;粘贴、悬挂标志无法被正常识别;粘贴、悬挂标志不符合要求如“新手上路”、自行打印的标志等情形,都将被视为未贴标,处200元罚款。
4、实习期驾驶人在高速公路发生事故,如果有证据证明陪同的驾驶人强迫实习期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机动车安全驾驶要求驾驶机动车,造成交通事故,陪同驾驶人应承担事故相应责任。对于尚不构成犯罪的,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规定,对陪同人员处以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5、实习期记满12分将注销驾照,根据“123号令”第六十九条规定:机动车驾驶人在实习期内有记满12分记录的,注销实习的准驾车型驾驶资格。被注销的驾驶资格不属于最高准驾车型的,注销其最高准驾车型驾驶资格。
2010中国自然灾害大事记 时间 地点 伤亡人数
1、出自姬姓,为周文王之后。相传黄帝是少典之子,本姓公孙,因居于姬水之滨,故而改为姬姓,其后裔后稷被周人尊为始祖。后周成王(周文王之子)弟唐叔虞裔孙韩王安为秦所灭,子孙避难逃亡到江淮一带,当地人因"韩"、"何"音不分,后误写为何,子孙沿用。
2、唐代的"昭武九姓"之一有何氏。隋唐西域阿姆河、锡尔河流域各氏族统称为"昭武九姓",即康、史、安、曹、石、米、何、火寻和戊地。
3、出自冒姓或赐姓。如汉时有叫何苗的,其本姓朱,冒姓何。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鲜卑复姓贺拔氏为单姓何氏。五代吐谷浑亦有何氏,吐谷浑亦作吐浑,为鲜卑的一支。元末吐蕃宣抚使锁南之子铭入明,被朝廷赐姓何氏,其后也有以何为姓的。
郡望:
1、庐江郡:秦代九江郡在楚汉之际分出一部分为庐江郡。相当今安徽省庐江一带长江以北地区。
2、东海郡:秦时置郡,治所在郯(今山东郯城北)。
3、陈 郡:秦时置郡,西汉改为淮阳国,东汉改为陈国,治所在陈县(今河南淮阳)。
4、郫 县:秦时置郡。此支何氏,其开基始祖为西汉大臣何武。
5、扶风郡:汉武帝太初元年置右扶风,为三辅之一。此支何氏,其开基始祖为汝阴(今安徽阜阳)何氏6世孙何比干及平舆(今属河南)汉吏何并。
堂号:
"水部堂":南朝何逊,官尚书水部郎,诗文很有名,著有《何水部集》。
迁徙分布
西汉至两晋时期,何氏分布于今河南、安徽、山东、江西、四川、广东、湖北、江苏、陕西、湖南等省的一些地方。西晋末年,中原何氏有移居福建者,即永嘉入闽八族之一。唐代,中原何氏又有两次入闽;一是唐高宗时,光州固始人何嗣韩随陈元光入闽,在福建安家;二是唐僖宗时,又有固始人随王潮、王审之入闽。此后,何氏又有多次迁徙。南宋淳佑年间,何逖基由螺阳迁居温陵、浔江,后隐居清源洞。宋代,何氏还有一支自庐江迁往福建、南京、江西,至宋末元初,有一支由武平经江西寻邬、定南、龙南入广东翁源,另一支由武平入广东东蕉岭、大埔、梅县,再分支各地。明末,何斌在台湾担任荷兰人的通事,是为何姓最早入台者。清代,福建何氏又有不少人移居台湾,有的又进而远徙东南亚及欧美一些国家和地区。
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到深圳清水河多少公里
中国2010年洪水灾害统计
3月初 江西 赣东北地区连续遭受大到暴雨袭击,部分水库开闸泄洪,一些地方出现洪涝灾情。4月6日,江西永丰县24小时降雨量达111毫米,洪水爆发,30余家农户被洪水围困。
4月中旬 福建 13日福建中西部地区发生暴雨,闽江流域出现了今年入汛以来的第一场洪水,部分支流出现超警戒水位洪水。23位村民在河心孤岛上遭洪水围困18小时后获救。
4月中下旬 湖南、桂林 覆盖湖南省大部地区的高强度降雨,导致湘江中下游水位以每小时约5厘米的速度猛涨。
4月20日漓江突发洪水,漓江游览航线今年再次全线封航。截至4月20日,强降雨过程共造成桂林市5个县(区)35个乡镇32.75万人受灾,倒塌房屋1275间,因灾死亡2人。20日上午9时漓江桂林站水位达146.6米,超警戒水位0.9米,官方于当天发布了漓江封航令。
5月3日 重庆 重庆垫江、梁平、涪陵、彭水等12个区县(自治县)遭受了大风、冰雹、暴雨灾害,最新数据显示,全市因灾死亡31人、失踪1人。而截至6日17时,气象灾害致使重庆市89.78万人受灾,紧急转移安置7万余人,受伤180余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3263.3公顷,绝收面积1392.3公顷;房屋损坏倒塌5万余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约4.2亿元人民币。 重庆市和受灾区县及时启动了救灾应急预案,有关领导带领工作组赶赴灾区,重庆市民政局紧急调运救灾帐篷300顶、棉被1000床、应急灯400盏,通过投亲靠友、搭建帐篷、腾出学校教室等多种方式做好临时安置工作,妥善安排受灾群众生活。
5月5日 贵州 5日20时30分左右,赫章县妈姑镇河落村、拱桥村、老场村相继发生山体滑坡,造成8栋房屋被冲毁,9人失踪,农田、电力设施等损毁严重。
5月5日 湖北 官方统计数据显示,全县山体滑坡、泥石流和崩塌达1620余处,损坏房屋3760间,8200余人有家难回;倒塌房屋1300间,3160余人无家可归。新增学校危房3200多平方米,5300多名学生有学不能上。新化全县受灾人口达38.2万人,直接经济损失达5.6亿元人民币以上。
5月6日 江西 6日,江西省61个县市遭遇特大暴雨和暴雨及大雨袭击,受强降雨影响,江西定南、寻乌、龙南等县受灾严重,山体滑坡频发,公路中断,部分乡镇、学校进水受淹。定南县因洪灾死亡7人、5人失踪,其中5人因山体滑坡死亡,2人被洪水淹死。初步统计,赣州市共有16.7万人受灾,倒塌房屋515间,紧急转移转群众4430人
5月16日 广东 5日16时至6日20时受高空槽影响,粤北、粤东地区出现强降水,造成韶关、河源、梅州、清远4市6个县(市、区)62个乡(镇)遭受了不同程度洪涝灾害,农作物受灾面积23.89千公顷,倒塌房屋1037间,受灾人口40.08万人,转移人口12857人,直接经济总损失3.76亿元。
5月20日-23日 湖南北部、江西北部 江淮、江南和华南北部普遍降雨40~80毫米,湖南北部和江西北部的部分地区降雨超过100毫米。
5月28日-31日 西藏、四川、云南、贵州 西藏东部、四川、云南、贵州西部都出现了降雨。四川中部、云南西部降雨较大。
6月初 贵州、广西 贵州铜仁地区、黔东南州、黔南州等地部分县遭受洪涝灾害,7万余人受灾,3人死亡。广西桂北、桂中地区出现了强降雨天气,部分县市区出现洪涝灾害。
6月7日-10日 湖北、湖南、江西 黄淮及其以南地区出现大到暴雨、部分地区大暴雨,湖北、湖南累计降雨量超过100毫米的覆盖范围达5.8万平方公里,皖赣鄂交界地区8日08时至9日08 时平均降水量55.2毫米,为1951年以来6月上旬第3最大单日降水量。
6月中旬到现在 南方十省市 6月13日以来发生的第14次强降雨导致南方9省区受灾人口达1003万人,死亡132人、失踪86人,倒塌房屋6.8万间,经济损失约145亿元。
07-19 山东遭受暴风雨袭击 受灾人口45.8万人 。
07-20 安徽洪水毁水利工程万余处 长江超警戒水位。
07-21 陕西南部洪涝致41人死亡 部分河流洪峰千年一遇
07-21 至今 东北地区特别是松花江流域持续出现大到暴雨,致使吉林农安县第二松花江堤防8月2日下午发生决口,长度80米,其余沿线多处出现险情,三万多人撤离家园,同同导致多个城市断水断电,吉林通化断水达100多小时。辽宁也大面积受灾。
据新华社报道,来自国家减灾委、民政部的统计,截至8月6日,今年洪涝灾害造成全国2亿人(次)受灾,1454人死亡,669人失踪,1214.8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1347.1万公顷农作物受灾,其中209万公顷绝收,136.4万间房屋倒塌,358.1万间房屋损坏,因灾直接经济损失2751.6亿元。
江西的风土人情
驾车路线:全程约791.3公里
起点:南昌县
1.南昌县内驾车方案
1) 从起点向正东方向出发,沿五一路行驶20米,左后方转弯进入府前东路
2) 沿府前东路行驶220米,右转进入莲塘中大道
3) 沿莲塘中大道行驶140米,过右侧的怡豪家电约70米后,直行进入莲塘南大道
4) 沿莲塘南大道行驶4.0公里,直行进入迎宾南大道
5) 沿迎宾南大道行驶1.1公里,进入莲塘南大道
6) 沿莲塘南大道行驶630米,过右侧的江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约60米后,直行进入G105
7) 沿G105行驶2.1公里,过右侧的瓜山约210米后,直行进入丁新大道
8) 沿丁新大道行驶8.6公里,直行进入G105
9) 沿G105行驶240米,稍向右转上匝道
10) 沿匝道行驶860米,直行进入沪昆高速公路
11) 沿沪昆高速公路行驶11.4公里,直行进入南昌绕城高速公路
12) 沿南昌绕城高速公路行驶540米,直行进入沪昆高速公路
13) 沿沪昆高速公路行驶1.8公里,朝新余/吉安/长沙/G60方向,稍向左转进入沪昆高速公路
2.沿沪昆高速公路行驶890米,过厚田枢纽约260米后,直行进入昌樟高速公路
3.沿昌樟高速公路行驶41.0公里,直行进入昌金高速公路
4.沿昌金高速公路行驶370米,直行进入昌樟高速公路
5.沿昌樟高速公路行驶25.2公里,直行进入昌金高速公路
6.沿昌金高速公路行驶6.3公里,朝广州/赣州/井冈山/吉安方向,稍向左转进入樟吉高速公路
7.沿樟吉高速公路行驶1.5公里,过樟树枢纽,直行进入樟吉高速公路
8.沿樟吉高速公路行驶104.8公里,过吉安南互通,朝赣州/广州方向,稍向左转进入大广高速公路
9.沿大广高速公路行驶710米,过吉安枢纽,直行进入大广高速公路
10.沿大广高速公路行驶28.7公里,朝泰和/赣州/广州/G45方向,稍向右转进入泰赣高速公路
11.沿泰赣高速公路行驶66.1公里,过赖坪大桥约1.0公里后,直行进入杨公山隧道
12.沿杨公山隧道行驶1.6公里,直行进入泰赣高速公路
13.沿泰赣高速公路行驶14.1公里,直行进入晓沅隧道
14.沿晓沅隧道行驶310米,直行进入泰赣高速公路
15.沿泰赣高速公路行驶43.4公里,过赣州枢纽,直行进入赣定高速公路
16.沿赣定高速公路行驶56.9公里,直行进入谷山隧道
17.沿谷山隧道行驶1.6公里,直行进入赣定高速公路
18.沿赣定高速公路行驶31.5公里,直行进入九龙隧道
19.沿九龙隧道行驶400米,直行进入赣定高速公路
20.沿赣定高速公路行驶10.0公里,直行进入东坑隧道
21.沿东坑隧道行驶750米,直行进入赣定高速公路
22.沿赣定高速公路行驶10.1公里,朝定南/河源/深圳/惠州方向,稍向左转进入赣定高速公路
23.沿赣定高速公路行驶450米,过龙南北枢纽,直行进入赣定高速公路
24.沿赣定高速公路行驶6.6公里,直行进入宝塔山隧道
25.沿宝塔山隧道行驶910米,直行进入赣定高速公路
26.沿赣定高速公路行驶8.8公里,直行进入定南隧道
27.沿定南隧道行驶1.8公里,直行进入赣定高速公路
28.沿赣定高速公路行驶3.0公里,直行进入樟田隧道
29.沿樟田隧道行驶320米,直行进入赣定高速公路
30.沿赣定高速公路行驶730米,直行进入柏三隧道
31.沿柏三隧道行驶210米,直行进入赣定高速公路
32.沿赣定高速公路行驶6.2公里,直行进入粤赣高速公路
33.沿粤赣高速公路行驶41.1公里,直行进入神土隧道
34.沿神土隧道行驶330米,直行进入粤赣高速公路
35.沿粤赣高速公路行驶57.7公里,朝东源/深圳/G25/G35方向,稍向右转进入济广高速公路
36.沿济广高速公路行驶190米,过热水桥约1.0公里后,直行进入济广高速公路
37.沿济广高速公路行驶12.6公里,直行进入长深高速公路
38.沿长深高速公路行驶3.3公里,稍向右转进入济广高速公路
39.沿济广高速公路行驶19.4公里,直行进入惠河高速公路
40.沿惠河高速公路行驶50.5公里,直行进入长深高速公路
41.沿长深高速公路行驶2.6公里,朝深圳/东莞/惠州西/中山方向,稍向左转进入惠河高速公路
42.沿惠河高速公路行驶19.9公里,直行进入长深高速公路
43.沿长深高速公路行驶5.2公里,直行进入惠河高速公路
44.沿惠河高速公路行驶1.7公里,直行进入惠盐高速公路
45.沿惠盐高速公路行驶28.7公里,直行进入长深高速公路
46.沿长深高速公路行驶380米,稍向右转进入惠盐高速公路
47.深圳市内驾车方案
1) 沿惠盐高速公路行驶6.0公里,稍向左转进入广深高速公路
2) 沿广深高速公路行驶6.1公里,直行进入沈海高速公路
3) 沿沈海高速公路行驶2.8公里,稍向左转进入广深高速公路
4) 沿广深高速公路行驶50米,直行进入机荷高速公路
5) 沿机荷高速公路行驶1.1公里,直行进入广深高速公路
6) 沿广深高速公路行驶5.9公里,朝盐田/横岗/G25/S28方向,稍向右转进入排榜立交
7) 沿排榜立交行驶1.0公里,过排榜立交,直行进入盐排高速公路
8) 沿盐排高速公路行驶1.8公里,在横岗/G205出口,稍向右转上匝道
9) 沿匝道行驶1.4公里,直行进入龙岗大道
10) 沿龙岗大道行驶6.0公里,朝吉华路/湖南路/布吉公园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11) 沿匝道行驶310米,稍向左转
12) 行驶70米,左前方转弯进入粤宝路
13) 沿粤宝路行驶990米,左前方转弯进入红岗路
14) 沿红岗路行驶1.6公里,左转进入清水河一路
15) 沿清水河一路行驶330米,左转进入清水河三路
16) 沿清水河三路行驶310米,右转进入清水河二路
17) 沿清水河二路行驶130米,到达终点(在道路左侧)
终点:清水河
江西风土人情文化历史全介绍
江西简称“赣”,是一个山川秀丽、气候宜人、富集的内陆省。
因公元733年唐玄宗设江南西道而得省名,省名至今未变。
江西行政区域组成部分:南昌市、九江市、新余市、景德镇市、赣州市、吉安市、抚州市、萍乡市、鹰潭市、宜春市、上饶市。
省会:南昌市
江西现任:苏荣,:吴新雄
省情简介
JiangxiProvince[KiangsiProvince]
江西省,简称赣。
因公元733年唐玄宗设江南西道而为省名,又因为江西省最大河流为赣江而得简称,“自江北视江南,江东在左,江西在右。”,别称江右。
自古以来江西人文荟萃、物产富饶,有“文章节义之邦,白鹤鱼米之国”的美誉。
省会:南昌市
江西省地处中国东南偏中部长江中下游南岸,东邻浙江、福建,南连广东,西靠湖南,北毗湖北、安徽而共接长江。
江西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洲地区的腹地,与上海、广州、厦门、南京、武汉、长沙、合肥等各重镇、港口的直线距离,大多在六百至七百公里之内。
江西还是中国的航空大省,有南昌洪都航空工业集团和景德镇昌河飞机制造有限公司,两个飞机制造基地。
并且正在策划建设南昌航空城。
古称江西省为“吴头,楚尾,粤户,闽起”,乃“形胜之区”。
全省共设南昌、赣州、上饶、宜春、吉安、萍乡、新余、鹰潭、抚州、景德镇、九江等11个设区市,99个县(市、区)。
南昌市为江西省会和最大城市。
截至2006年,全省人口4339万,人口密度257/k㎡,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低于邻省,人口出生率13.80‰,死亡率6.01‰,城镇人口比例为36.6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男女比例105.13∶10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汉族占99.7%,畲族占0.2%。
土地总面积16.6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74%,居于华东各省市之首。
境内除北部较为平坦外,东西南部三面环绕有幕阜山脉、武夷山脉、怀玉山脉、九连山脉和九岭山脉,中部丘陵起伏,成为一个整体向鄱阳湖倾斜而往北开口的巨大盆地。
全境有大小河流2400余条,赣江、抚水、信江、修水和鄱江为江西五大河流。
鄱阳湖为中国最大的淡水湖,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候鸟栖息地。
处北回归线附近,全省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1341毫米到1940毫米;无霜期长,为亚热带湿润气候,十分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全省生态环境良好,森林覆盖率达60.2%,居全国第三。
矿产丰富,铜、钨、铀、钽、稀土和金、银被誉为江西省的“七朵金花”。
历史渊源
江西开发的历史,从出土文物考证,可以上溯到距今一万年以前。
而江西作为明确的行政区域建制。
始于汉高帝初年(约于公元前202年)。
时设豫章郡,郡治南昌,下辖18县,分别为南昌、庐陵、彭泽、鄱阳、馀汗、柴桑、赣、新淦、南城、宜春、雩都、艾、安平、海昏、历陵和建成等,分布地域为赣江、盱江、信江、修水、袁水沿岸,即与后来的江西省区大致相当。
汉武帝时划全国为13个监察区,称13部州,此时的江西属杨州部。
公元291年,即西晋元康元年,改设江州,其主体为江西地区原有郡县。
隋时曾作行政区划调整,州的级别降与郡同,因而隋代的江西地区设有7郡24县。
唐时增加到8州37县,分别为洪州、饶州、虔州、吉州、江州、袁州、抚州和信州。
贞观元年唐太宗划全国为10道监察区,玄宗时增为15道,洪、饶、虔、吉、江、袁、抚、信8州隶属于江南西道监察区。
五代时期,江西地区辖南唐(南唐前期称吴)。
在这个时期出现了相当于下等州的新的行政区划6州、4军、55县。
交泰元年,南唐中主决定建南都于洪州,并因此升洪州为南昌府。
宋代在州之上改道为路,江西地区被置9州、4军、68县,其大部分隶属于江南西路,另有一部分隶属于江南东路。
元朝开始确立行中书省制度(简称行省或省)。
江西行省辖区远远大于今天的江西省区。
除包括了今江西绝大部分地区外(原江西东北地区隶属于江浙行省),还包括了今天广东省的大部分。
元行省下设路、直隶州、州(同县级行政机构)和县。
江西行省下辖龙兴、吉安、南康、赣州、建昌、江州、南安、瑞州、袁州、临江、抚州、饶州、信州等13路和南丰、铅山2直隶州以及48个县、16个县级州。
明朝虽然基本上保留了元朝的省区建制,但改行中书省为布政使司(习惯上仍然称省),改路为府和改州为县。
江西布政使司辖南昌、瑞州、饶州、南康、九江、广信、抚州、建昌、吉安、袁州、临江、赣州、南安13府,下辖78县,地域基本等同今天的江西省区。
其时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为江西布政使司的最高行政机关,三司分别由中央直接节制,分权而治,互不统属。
清代改江西布政使司为江西省,行政区域基本承袭明建制。
另在吉安府增设莲花、南昌府增设铜鼓、赣州府增设虔南等3个县级厅,同时升宁都县为省辖直隶州。
巡抚成为全省最高行政长官,下设承宣布政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分管民政、财政与司法监察。
民国时期,清朝的府、州、厅一律改为县。
江西省共辖81县。
至1926年北伐军进驻南昌时正式设南昌市。
1934年从安徽划婺源县入江西,1947年划回安徽,1949年再次划归江西。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 *** ***民群众先后在江西建立了大片革命根据地。
其中著名的有赣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包括宁冈、永新、莲花3县和吉安、安福、遂川与湖南酃县的一部分)、湘赣革命根据地、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包括弋阳、横峰、贵溪、德兴、余江、万年、上饶、铅山等县,后发展为闽浙赣革命根据地)以及包括铜鼓、修水、万载、宜丰等县的湘鄂赣革命根据地。
当时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在赣南和闽西地区的21县(包括江西的瑞金、安远、信丰、广昌、石城、黎川、宁都、兴国、于都、会昌、寻乌等11县),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 *** 设在瑞金,故瑞金有红都之称。
各界名人
王安石战国至秦朝时期:
吴芮
汉朝时期:
徐稚
晋朝时期:
许逊、陶渊明、陶侃
隋朝时期:
林士弘
唐朝时期:
綦毋潜、来鹄、王贞白
五代十国时期:
董源
宋朝时期:
王安石、欧阳修、晏殊、晏几道、曾巩、黄庭坚、刘敞、姜夔、杨万里、
朱熹、陆九渊、京镗、石孝友、刘过、文天祥、张潜、洪迈
元朝时期:
虞集、揭傒斯、汪大渊
明朝时期:
解缙、宋应星、魏良辅、汤显祖、朱耷、王猷定
清朝时期:
魏禧、彭元瑞、蒋士铨、詹天佑、江永
近现代时期:
*** 、 *** 、陈寅恪、傅抱石、胡先骕、梅汝璈、程懋筠、罗隆基、方志敏、黄秋园、程抱一、
欧阳竟无、古龙、袁隆平、李安、欧阳自远、杨惟义、黄家驷、陈桢
界名人:
闵春晓、陈红、杨钰莹、刘涛、邓超、罗琦、谈芳兵、石兰、喻恩泰、陈创、高希希、程前
名模:
谢东娜、吕燕
方言分布
江西语言分布图
江西绝大部分地区通行赣语,也有部分地区通行客家话、吴语、徽语和官话。
赣语:古称傒语。
属汉藏语系汉语,主要用于江西大部、湖南东部,安徽西南部等地。
使用人数约为使用人口约5148万,是汉语七大方言区之一。
江西省内通行赣方言的有60多个县市。
包括南昌、景德镇(城区)、萍乡和宜春、抚州、井冈山三地区的各县市:南昌、新建、安义、靖安、奉新、高安、宜丰、铜鼓(也有人认为通行客家方言)、上高、万载、分宜、新余、清江、丰城、进贤、东乡、临川、金溪、资溪、南城、黎川、崇仁、宜黄、乐安、南丰、广昌,新干、峡江、永丰、吉水、吉安、泰和、永新、莲花、安福、宁冈、遂川、万安;上饶、九江两地区的大多数县市:鄱阳、余干、万年、鹰潭、贵溪、余江、弋阳、横峰、铅山、乐平、永修、德安、星子、都昌、彭泽、武宁、修水;赣州地区的、石城、宁都、兴国、于都、瑞金、会昌等县也有使用赣方言的乡镇。
客家话:在江西,客家话主要通行于除赣州市区、信丰城区外的其他赣南地区。
吴语:在江西,吴语主要通行于上饶市区和上饶、玉山、广丰三县。
徽语:在江西,徽语主要通行于浮梁、横峰、婺源三县。
官话:在江西,官话主要通行于九江市区、瑞昌市、九江县(江淮官话),以及赣州市区、信丰城区(西南官话)。
人口状况
总数
(1)公元2年(西汉元始2年),35.20万人。
(2)公元1491年(明弘治4年),654.98万人。
(3)公元1909~1911年(清宣统年),16.70万人。
(4)公元1928年(民国17年),2032.28万人。
(5)公元1947年(民国36年),1272.52万人。
(6)公元1950年,1568万人。
(7)公元18年,3182.8万人
(8)公元1998年,4191.21万人,100.41万户。
人口自然增长率9.8‰。
(9)公元2001年,年末总人口4185.77万人,总户数1137.44万户,人口密度251人/(km)2。
人口自然增长率9.38‰。
(10)公元2007年,4368.41万人
民族
全省共38个民族。
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占总人口的99%以上。
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有 *** 、畲族、壮族、满族、苗族、瑶族、蒙古族、侗族、朝鲜族、土家族、布依族等,其中人口最多的为 *** 和畲族;还有白族、彝族、黎族、高山族、藏族、水族、傣族、毛难族、纳西族、锡伯族、土族、哈尼族、羌族、仫佬族、 *** 尔族、傈僳族、达斡尔族、仡佬族、裕固族、京族、独龙族、拉祜族、景颇族、布朗族、俄罗斯族和基诺族等。
少数民族中畲族聚居,主要分布在铅山太源畲族乡和贵溪樟坪畲族乡等地以及永丰、吉安、兴国、武宁、德安、资溪、宜黄、乐安等市县的30多个畲族乡村;瑶族部分聚居,如全南瑶山、喇叭山等;其他各少数民族均为散居性质。
3、华侨,港澳台同胞,外籍华人
江西除居住在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的同胞以外,还有不少居住国外的侨胞、外籍华人,分布在五大洲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集中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俄罗斯、日本等国。
据不完全统计,政治上有影响、经济上有实力、科技上有成就、社会上有声望的社会各界知名人士有数千人。
其中有在香港经营电子工业的企业家,在加拿大的国际电力界知名学者,在美国研究核能、电脑和航天技术的高级工程师、研究心血管的专家,著名的贝尔实验室研究员和世界银行顾问等等。
新中国成立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华侨、港澳台同胞、外籍华人为江西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行政区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江西省的行政区划曾经有过多次调整和变动。
截至2001年11月,全省共设南昌、九江、景德镇、萍乡、新余、鹰潭、赣州、宜春、上饶、吉安、抚州等11个设区市,10县级市,70个县,19个市辖区。
南昌市为江西省会。
南昌市:辖5区4县:
东湖区、西湖区、青云谱区、湾里区、青山湖区,
南昌县、新建县、进贤县、安义县。
九江市:辖2区9县1市:
浔阳区、庐山区,九江县、武宁县、修水县、永修县、
德安县、星子县、都昌县、湖口县、彭泽县。
瑞昌市
代管2个副地级局委:共青城开放开发区管委会、庐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
景德镇市:辖2区1县1市:
昌江区、珠山区,乐平市,浮梁县。
宜春市:辖1区6县3市:
袁州区,靖安县、奉新县、宜丰县、上高县、铜鼓县、万载县。
丰城市、樟树市、高安市。
新余市:辖1区1县:
渝水区、分宜县。
萍乡市:辖2区3县:
安源区、湘东区,上栗县、芦溪县、莲花县。
鹰潭市:辖1区1县1市:
月湖区、余江县、贵溪市
赣州市:辖2区15县2市:
章贡区、黄金区、赣县、信丰县、大余县、上犹县、崇义县、
安远县、龙南县、定南县、全南县、兴国县、宁都县、于都县、
会昌县、寻乌县、石城县、南康市、瑞金市
上饶市:辖1区10县1市:
信州区、上饶县、广丰县、玉山县、婺源县、鄱阳县、余干县、
万年县、弋阳县、横峰县、铅山县、德兴市
吉安市:辖2区10县1市:
吉州区、青原区、吉安县、新干县、永丰县、峡江县、吉水县、
泰和县、万安县、遂川县、安福县、永新县、井冈山市
抚州市:辖1区10县:
临川区、东乡县、金溪县、资溪县、南城县、南丰县、黎川县、
广昌县、崇仁县、乐安县、宜黄县。
现任领导
*** 江西:苏荣;江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苏荣
江西省人民 *** :吴新雄;政协江西省委员会:傅克诚
地理气候
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
江西处于北回归线附近,春季回暖较早,但天气易变,乍暖乍寒,雨量偏多,直至夏初;盛夏至中秋前晴热干燥;冬季阴冷但霜冻期短,尤其是近年,暖冬气候明显。
由于江西地势狭长,南北气候差异较大,但总体来看是春秋季短而夏冬季长。
全省气候温暖,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为亚热带湿润气候,十分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江西省年平均气温18℃左右。
赣东北、赣西北和长江沿岸年均气温略低,约在16℃到17℃之间;滨湖、赣江中下游、抚河、袁水区域和赣西南山区约在17℃到18℃之间;抚州、吉安地区南部和信江中游约在18℃到19℃之间;赣南盆地气温最高,约为19℃到20℃之间。
全年全省极端最高温度南北差异不大,甚或略呈北高南低现象,但几乎都接近或超过40℃,个别县区日最高气温曾经达到过44.9℃。
极端最低气温则南北差异较大:九江大部分地区在-12℃到-14℃之间,个别县区还出现过日最低气温-18.9℃的极端最低值;赣南则在-5℃左右,全省其他地区一般在-7℃到-12℃之间。
江西年均日照总辐射量为每平方厘米千卡到114.5千卡;都昌县最多,铜鼓县最少。
年均日照时数为1473.3小时到2077.5小时;都昌县最多,崇义县最少。
江西多雨。
年均降水量1341毫米到1940毫米,一般表现为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山区多盆地少。
武夷山、怀玉山和九岭山一带年均降水量多达1800毫米到2000毫米,长江沿岸到鄱阳湖以北以及吉泰盆地年均降水量则约为1350毫米到1400毫米,其他地区多在1500毫米到1700毫米之间。
全年降水季节差别很大。
秋冬季一般晴朗少雨,17年大部分地区整个秋冬季以阴雨天气为主的现象较为少见。
春季时暖时寒,阴雨连绵,一般在四月份后全省先后进入梅雨期。
五、六月份为全年降水最多时期,平均月降水量在200毫米到350毫米以上,最高可达700毫米以上。
这一时期多大雨或暴雨,暴雨强度为日降水量50毫米到100毫米,最大甚至可达300毫米到500毫米以上。
7月雨带北移,雨季结束,气温急剧上升,全省进入晴热时期,伏旱秋旱相连,而从东南海域登陆的台风将给江西带来阵雨,缓解旱情,消减炎热。
降水量除季节分配很不均匀外,年际变化也相当悬殊,最多年份可达最少年份一倍以上。
除庐山外,全省年均风速为每秒1米到每秒3.8米,最小为德兴市,最大为星子县。
年均大风日0.5天到28.5天,最少为宜黄县,最多为星子县。
鄱阳湖滨,赣江、抚河下游和高山顶及峡谷区风能较为丰富,年均风速在每秒3米到每秒5米。
全省主要自然灾害有寒害、洪涝、干旱和冻害以及持续时间较为短暂的高温危害等。
自然
生物
植物江西全省植物约有4000余种,蕨类植物约有470种,苔藓类植物约有100种以上。
低等植物中的大型真菌可达五百余种,有标本依据的就有300余种,其中可食用者有100多种。
植物系统演化中各个阶段的代表植物江西均有分布,同时发现不少原始性状的古老植物,还有“活化石”银杏等。
这些丰富的植物充分表明,包括江西省在内的中国亚热带地区是近代植物区系的起源中心之一。
江西水域面积广阔,山地峻峭延绵,植被覆盖率较高,竹林丰富,生态环境较为优越,特别是近年来环保措施的不断加强,丰富的动物和竹林日益得到有效保护。
历年调查表明,全省现有脊椎动物600余种。
其中鱼类170余种,约占全国的21.4%(淡水鱼);两栖类40余种,约占全国的20.4%强;爬行类70余种,约占全国的23.5%;鸟类270余种,约占全国的23.2%强;兽类50多种,约占全国的13.3%。
鱼类和鸟类种类较多,经济价值较大,成为开发利用和保护的重点。
矿产
江西为环西太平洋成矿带的组成部分。
区内地层出露齐全,岩浆活动频繁,地质构造复杂,成矿条件优越,矿产丰富。
是我国主要的有色、稀有、稀土矿产基地之一,也是我国矿产配套程度较高的省份之一。
在目前已知的150多种矿产中,江西已发现各类固体矿产l40多种,其中探明工业储量的89种;矿产地700余处,其中大型矿床80余处,中型矿床100余处。
在探明的89种矿产储量中,居全国前五位的有33种。
其中,居第一位的有铜、钨、钽、铯、铊、钪、金、银、铀、钍、伴生硫、溶剂白云岩等,居第二位的有稀土、硒、碲、铷、锂等,居第三位的有磷钇矿、铋、铍、岩盐、蛇纹岩等,居第四位的有钼、铌、萤石等,居第五位的有锡、锆、玻璃用白云岩等。
特别是铜、钨、铀钍、钽铌和稀土被誉为江西省的“五朵金花”。
江西铜业位居世界前三,旗下的德兴铜矿为亚洲最大的露天铜矿。
其他还有不少金属、非金属矿产也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黑色金属类除铁矿储量可观外,尚有大型锰矿产地,质量优良;赣北地区钒矿规模大,前景好。
江西还发现有特大型银矿、特大型铅锌矿以及中型以上金矿铅锌矿、锑矿等,有色金属矿产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非金属矿产有70余种,大中型矿床20多处。
其中瓷土、熔剂灰岩等量大质优。
还有粉石英、硅灰石、膨润土、滑石、花岗石、大理石、珍珠岩等多种矿产,其中赣西粉石英矿面积大、储量丰、埋藏浅,矿体 *** ,适宜于工业规模露天开。
江西地处粤闽高、中温热水带边缘,现有温泉百余处、热水钻孔20多处。
最高温度达82℃(温泉)及88℃(钻孔)。
以60℃以下的多,约占总数的86%左右。
温泉总流量平均每秒718.6升,热水钻孔总自流量平均每秒151.4升。
温泉分布以赣南和赣中南为最密,约占总数的627%,热水孔也多集中于该区,约占64%左右。
主要分布区域为赣中赣南的遂川、上犹、全南、安远、石城等21县市,赣东的临川、崇仁等9县市,赣东北的德兴等4县市,赣西北的星子、武宁、铜鼓、靖安等14县市。
江西地下热水、矿水化学类型较简单,以微矿化(<1克/升)重碳酸盐钠质或钙质水为主,占总数80%以上,次为弱矿化(1~3克/升)重碳酸盐硫酸盐钠质或钙质水。
氟离子及可溶性二氧化硅含量普遍较高,分别为2~13及40~110毫克/升。
在已作水质分析的温泉及热水孔中,有30多处符合饮用水标准,其余有氟、锰、铁、砷等离子超标;40余处宜于灌溉,其余为水温及氟、砷、氯化物等超标;30多处宜于水产养殖,其余为氟、铜、硫化物、锌、砷、汞或铅等超标;70余处可作医疗矿水,其中氟水50多处(武宁的汤里、上犹的暖塘等),硅水近30处(遂川的汤湖、南丰的汤尾等),另有镭水(武宁的温汤、铜鼓的温塘等)、碳酸水(寻乌的吊神排、赣州的清水塘等)、氡水(祟仁的汤溪、瑞金的咸水等)、淡温水(乐平的龙潭等)及铀、锰、锂、碘、溴、锶、硼和硫化氢水等若干处。
风景名胜
江西历史悠久,山川秀丽,人文荟萃,名胜古迹众多。
世界遗产名录
庐山、三清山
世界遗产提名地(即将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龙虎山、龟峰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庐山风景名胜区、井冈山风景名胜区、三清山风景名胜区、龙虎山风景名胜区、仙女湖风景名胜区、三百山风景名胜区、梅岭——滕王阁风景名胜区、龟峰风景名胜区、高岭——瑶里风景名胜区、武功山风景名胜区、云居山——柘到进一步发展,尤以制瓷手工业最为突出。
江西制瓷手工业从唐代开始,逐渐取代浙江。
洪州窑从东汉晚期开始,东晋南朝至盛唐是洪州窑的兴盛期,中唐以后衰落。
代之而起的是吉州窑和景德镇窑。
吉州窑包括永和镇窑场和临江窑,唐代末年已有烧造,但其兴盛应在南宋,它继承了北宋以来北方诸窑的工艺,并逐渐形成吉州窑的独特风格。
德安南宋咸淳十年(1274)周氏墓出土的329件丝织品、衣饰,包括纱、绉纱、绮、绫、绢、罗等品种,集中反映着宋代纺织工艺的高超水平,是目前所见少数最为丰富的古代丝织品考古的发现之一。
进贤县李渡镇无形堂发现的烧酒作坊遗址,地层清楚,年代明确,尤其是发现了一批元代用地缸发酵生产蒸馏酒的酒窖,酒窖所打破的地层及酒窖内出土的瓷片,均为宋元遗物,因此,可以认定李渡无形堂烧酒作坊是目前发现时代最早的生产蒸馏酒的作坊遗址。
江西考古还有一项令人瞩目的发现,即明代藩王墓的发掘。
已发掘的有南昌的宁献王朱权、宁康王朱觐钧和冯妃、宁靖王吴妃墓,鄱阳的淮靖王朱瞻墺墓,南城的益端王朱祐槟、益定王朱厚烨和万妃、彭妃、益宣王朱翊鈏和李妃、孙妃墓、益定王朱由木和黄妃、王妃墓。
明代藩王虽然在政治上没有实权,但他们在财物上却贪婪无厌,墓室豪华,随葬品颇多金银宝器,是研究明代服饰和工艺品的主要资料。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