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将迎来超级寒潮_2021寒潮来临时间最新
之前就已经有气象预警了!说2021年-2022年的冬天,将会是又一个拉尼娜气象,所以现在的“倒春寒”,不就正应和这个预测嘛!所以你问的这个“气象灾害”的说法还用说吗?当然是一个“气象灾害”了。
根据世界气象组织的最新报告,到2021年底之前热带太平洋海面温度保持在拉尼娜水平的可能性很大(90%),而在2022年第一季度之前保持在拉尼娜水平的可能性为中等(70-80%),其依据是WMO全球长期预报制作中心的预报结果以及专家的解释。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在2021年11月23日也发布了关于《今冬明春应对拉尼娜科学抗灾稳产保供预案》的通知。所以,你说农产品的价格会不会被这个“拉尼娜”现象影响到呢?
据农业农村部和中国气象局会商预测,2022年冬季(2021年12月至2022年2月)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频繁、势力偏强,中东部气温总体以偏冷为主,发生极端寒潮的可能性大;明年我国气候年景总体偏差,极端天气偏多,旱涝并存,春季(2022年3月至5月,下同)大部气温偏高、降水偏少,局部可能发生春旱。
只要说是“气象灾害”,那自然对农业生产就只有“负面”的影响,不可能是“正面”的影响了。如农业生产会被影响,而且这个影响还是全球范围发生,那么你说粮价和猪价的走势会是什么呢?
眼前这个“倒春寒”,就是已经被预测到的拉尼娜灾害确实发生了!那么就是,到底有多少人会根据上面的那个《今冬明春应对拉尼娜科学抗灾稳产保供预案》通知,去做农产品生产的保护了。
如全国都认真做了预防工作,大概这个影响就会轻一点,但不会没有影响。但如果不是处处都做了合理的准备,那问题就会大一些了。比如,因为之前的疫情反复,影响到了局部地区应对拉尼娜,大概就是避免不了的事情。
所以,最后一句话,这个“倒春寒”,或者全球范围的拉尼娜现象,一定会对农产品生产造成负面影响,既然是“负面影响”,那就必然是一次“气象灾害”!
2024将迎来超级寒潮是尚且不确定。
极寒模式是一个复杂的气候现象,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太阳活动、大气环流和温室气体排放等。虽然过去曾发生过极寒模式,如小冰期,但无法确定其何时会再次发生。因此,我们需要继续进行气候研究和监测,以更好地了解和预测未来的气候变化。
侵入中国的寒潮,主要是在北极地带、俄罗斯的西伯利亚以及蒙古国等地暴发南下的冷高压。这些地区,大多是分布在北极地带,冬季长期见不到阳光,到处被冰雪覆盖着,停留在那些地区的空气团越来越冷、越来越干。
寒潮的好处
寒潮有助于地表热量交换。寒潮携带大量冷空气向热带倾泻,有助于地球表面进行热量交换,使地面热量进行大规模交换,有助于保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其次,寒潮可以缓解冬季旱情。冬季是一个气候干旱的季节,降雨量十分稀少,寒潮来袭的时候会伴随着大量的雨雪天气,冬季的旱情在这种情况下得到缓解。此外,雪中的氮化物含量很高,几乎是普通水的5倍多,下雪之后,土壤中的氮素含量也会增大,土壤中有机物的分解速度也能大大提高,这是一种天然无污染的肥料。
再次,寒潮可以带来无污染的风。寒潮通常伴随着大风天气,这种风力可以被利用来发电。与火力发电相比,风力发电是一种清洁能源,不会产生污染物排放,对环境友好。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