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将迎大范围雨雪天气_山东未来15天天气预报情况
三面环海的独特环境,让山东每年都出现大范围暴雪,被赋予了“雪窝子”的称号。
山东省具有“雪窝子”的称号,经常产生的降雪就是冷流降雪,在国际上称为“海效应降雪”。这种雪常发生在中高纬度的沿海地区等特定的区域!山东半岛地处山东省的东部,三面环海,北临渤海,与辽东半岛隔海相望,南部和东部与黄海相接。山东半岛中部为东西方向的低山丘陵地带,11座低山海拔高度均在500米以上,其中最高峰为昆嵛山,海拔922.8米。
在冬季,渤海的海水温度高于气温,海洋就像一个巨大的水汽和热量库,当北方来的强冷空气经过渤海温暖的海面时,海气之间会形成显著的温差,水面上的暖湿空气向上蒸发,遇到上空的冷空气就凝结为冰晶成云,从而产生降雪。
渤海海效应降雪一般在渤海中部形成,在西北风的引导下向下游传播,当移至山东半岛北部沿海时,由于受到地形抬升影响,降雪加强,这也是山东半岛北部沿海地区成为强渤海海效应降雪的重要原因。强冷空气和暖海面是海效应降雪产生必不可少的因素,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山东半岛海效应降雪多发,成为著名的“雪窝子”。
我国大范围暴雪的地区
在我国,除山东半岛以外,其他如辽东半岛、江苏东部沿海、上海也可产生海效应降雪,只是在降雪频次、降雪量上远小于山东半岛。世界很多地区也有海效应降雪,如大西洋西岸的加拿大魁北克地区和美国、大西洋东部的英格兰岛、日本海东部的日本西海岸等。
海效应降雪经常发生在“雪窝子”烟台和威海,但在一定的天气形势下,济南、淄博等内陆地区也会出现。比如,2021年12月24日,济南出现“太阳雪”,一会儿晴,一会儿雪。对此,山东省气象台台长杨成芳表示,这是冷流降雪,与强冷空气和渤海有关。
低层的强东北风把渤海暖海面的水汽输送到内陆地区,中高层是强西北风下的干冷空气,形成了大气不稳定层结,产生降雪。这种雪的特点是云呈现点块状,一块云来了就下雪,而且是大雪花,云过去了天就转晴,周而复始,所以又称“太阳雪”。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